- · 《中学生作文指导 》收稿[05/28]
- · 《中学生作文指导 》投稿[05/28]
- · 《中学生作文指导 》征稿[05/28]
- · 《中学生作文指导 》刊物[05/28]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提高合作成效 共同的任务和合理分工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我首先从分组入
一、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提高合作成效
共同的任务和合理分工是促进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我首先从分组入手,采用异质分组法,将学生进行层次搭配、性格互补、性别协调相结合的办法,兼顾个体差异,能力互补的原则,根据班级人数的不同,先将学生编成4到6人小组,小组内安排小组长、常规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发言代表等角色,然后对他们进行合作技巧指导,使他们各负其责,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能使枪的用枪,会耍刀的耍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困生在相互帮助中不断提升,优良生在合作中获得自信。为了避免形成小集团,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如何和新搭档合作,一学期重建一次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分工相互轮换,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感到自身对集体的价值,实现平等互动的生生关系,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通过小组之间比学习、比纪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良好的课堂秩序得到保证,学生的思维碰撞火花闪现于课堂,在这种活动中,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相互协作,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确保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合作学习的成效是由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来决定的。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精心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一)对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
意见分歧容易引起争论,在争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体现合作学习的价值。如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后,我设计了一道判断题:150÷5+150÷10=150÷(5+10)=10。学生判断时意见出现分歧,此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述说各自的理由,同学们在辩论中明白了错误的原因,也加深了影响。
(二)对一些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内容
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为了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我常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设计了一道开放性练习:某小区有一块长12米,宽5米的长方形绿化带,现想在此绿化带中划出一块面积24平方米的长方形地种植各种花,种植花的长方形地长和宽可能各是多少?学生思考后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1. 长8米,宽3米
2. 长6米,宽4米
3. 长12米,宽2米
4. 长24米,宽1米
此时,我提出问题:请大家做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个绿化带图案,比一比哪个组设计的既美观又符合要求,设计前先思考根据绿化带的长和宽,可以划出以上四种长方形吗?然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同学们通过讨论发现第四种长方形的长超过绿化带的实际长,不符合要求。解答这一题时采用合作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展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
一些操作性强的题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活动内容。如:学习“统计”知识时,我设计了播放录音让学生统计“某路口1分钟通过的车辆情况”,由于播放速度快,学生无法统计,此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各组同学合理分工,很快完成了统计内容,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同时感悟到集体合作的力量。
三、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相结合
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草,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测量圆周长的教学,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得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有:滚动法和绳测法两种。教学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同学们在组内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越大,圆的周长越长。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时,学生再次在小组内实验操作,分别测量出3个大小不同圆片的周长与直径,然后各自独立计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发现商的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最后我通过引导学生个人验证与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推到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同学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文章来源:《中学生作文指导 》 网址: http://www.zxszwzdzz.cn/qikandaodu/2021/0111/726.html